目前分類:991從美術發現自己 (17)
- Jul 13 Tue 2010 23:05
初戀劇場排練及作品發表990702
- Jul 13 Tue 2010 00:34
初戀劇場排演990625
今日我們開始發想成果展初戀劇場的型式,就每個人上次公共論壇的演出再做修正
**玲珠決定以美術老師及現在的畫作為發想
**秀英對父親的筆挺的西裝形象很鮮明,和父親在一起很幸福,要以蘇芮的歌曲”跟著感覺走”來配樂
- Jun 25 Fri 2010 00:01
電影「雷諾瓦」990618
雷諾瓦的歡樂的畫風獨樹一格,受朋友莫內及庫爾格影響很多,他的作品很多都取材當代生活。
1860年代由於攝影的興起、焦煤顏料的引進及可擠壓金屬管的運用,其三者交互影響,讓雷諾瓦和莫內可以新的技術及世界觀畫畫。
他是首位用色創新的畫家,採用「彩虹光譜」,著重用色,陰影部份用互補色,第一個用彩虹顏色在人類皮膚的畫家。1876年漸入佳境,「磨坊旁的舞會」,肖像畫「查本特夫人」使他成名,他一直畫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享年78歲。
圖片來源: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renoir/renoir.htm
雷諾瓦喜歡畫女人,線條方式用像風吹方式,去模仿自然。他的畫作中畫很多他的藝術家朋友們,也是唯一紀錄了當代藝術家的生活的畫家。
雷諾瓦其實是一個創造者,但不與人爭論,十八世紀以前只有男人的畫家,但現今我們可以反思我們突破了什麼。
一個時代在轉變,我們自己有無參與其中,因為印象派時期畫家那時的努力革命,造就現在世人的尊敬,藝術品一直流傳到現在。
藝術家是不屬於個人,屬於世界,女人是否有在這一生創造文明,更改文明。如:須美子的歌唱及版畫、秀英在紙板的藝術作品、或是我們大家在舞台上披著油畫布表演,改變大家對美術作品展示刻板的想法。
我們有能力創造文明,那進一步就要如何研究我們發現的東西使它更有意義,對自己人生過及未來想法,有沒有什麼具體計劃,想要如何整頓自己的生命。
- Jun 16 Wed 2010 00:02
宇宙的孤兒(四)vs電話駭妞telephone
"電話駭妞"(the telephone)由琥碧.戈柏所演出,整部片幾乎在同一個場景房間裡拍攝,影片裡敍述一位失業的演員不斷的打電話給她的朋友,超市人員.警察局等等,但最後一位電話公司的人員來收回她好幾個月未繳費停話的話機,原來她不斷打電話都只是她的幻想及編造.
失業的演員,大城市的悲劇,女人如果被迫藏藝是很悲劇及孤單
這部片由一個人撐起整部片,且在同樣的場景裡一個房間完成,對於即席創作是很好的教材,也很像脫口秀.
人類的極限探險
做為現代女人是寂寞及艱辛,生存的經濟是可怕的壓力。
我們就來討論在我們面對人類的極限探險如:情變.病變.破產.疾病的試探.至愛死去....,一生中有許多試探,你如何面對或墮落?
在面對疾病的試探,有的人採取聽天由命的方式,在濱臨邊緣,感覺人不能做壞事,有許多不思議的試探會來,但能化險為夷。
或者在面對好幾次疾病的臨死經驗,能夠走出,許多時候是凝視台灣野花救了自己,如:咸豐草,最被踐踏,但生命力最強。現在只有在服務他人時才有能量,反而得到穩定自己的能量。
成為敏感的人到底什麼是起因,是個性還是病症,還是互為因果?!
女性面對至愛另一伴的死去,除了要解決內心的傷痛,若有第二春還要面對親戚的眼光及責難,女性和男性所面對的待遇明顯不同.]
發表作品
- Jun 10 Thu 2010 00:08
宇宙的孤兒(三)vs越過死亡線990604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Datm0855037
「越過死亡線」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由西恩潘及蘇珊莎蘭登主演,電影敍述海倫修女去死牢裡安慰陪伴即將執行死刑的囚犯,面臨死亡的真實感,被受難家屬的不諒解,想要為死刑犯爭取平反,愛是否可以有奇蹟,人人都應享有愛的權利,裡面顯現了許多問題:
*”教育”問題,殺人償命是否可以讓人安心
*我們會不會迷戀慈悲
*和陰暗的權威在一起,死亡就會伴隨而來
*如果你玩權威他們也會模仿
討論:
同學們對修女的行為都覺得很勇敢,女人進入社會上的性格有精神和思想的自由,在電影裡感受到很大的愛,陪伴者的精神很令人尊敬,也為受害家屬感到難過。
窮人底層社會接觸到很多暴力,我們其實不是要痛恨犯罪的那個人,而是痛恨犯罪,社會的教育通常要負很多責任。
而往往受害者好像也分等級,底層人受害者受到的關注較少,常常不被重視或幫助,能得到的資源也較少。
**犯罪學的教育應該還有第三個,即是被害者的教育,人人都可能成為被害者,人在被殺前有許多變數,語言是否能使自己化險為夷,生存是要講藝術,有藝術的手法也許可以救自己一命。
發表作品:
- Jun 03 Thu 2010 00:35
宇宙的孤兒(二)vs莫內
家庭是不斷的重組及破裂
<莫內 - 日出>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onet/monet.htm
如我們今日看的影片莫內,他的家庭也歷經了破裂重組,他的第一任妻子死去後,也是他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第二次的婚姻是和已有五個孩子的女人結婚,要的是一個真正的女人而不是小女生,而他畫畫的盛名也在此時開始達到最巔峰。
他這一生把自己的身體當成美術的身體全力以赴,莫內早期的創作是色塊一個接一個,人物在強光下很清晰。而後一直不斷嘗試創新發展了印象派,如他的“草堆系列“,畫中的氣氛和光影才是重點,相同的物體因光影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
他解放了畫家,“光和色”,應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事物而非他人,莫內很喜歡畫水,而畫水其實就是畫光線。
討論:
我們有沒有因為家庭的變遷如:孩子結婚。離家...。,而讓自己有所改變或下定決心。
- May 27 Thu 2010 23:48
宇宙的孤兒(一)vs.歌聲淚痕990521
人類最終會回到自我
我們欣賞電影歌聲淚痕(THE ROSE),歌手ROSE成名後不斷離家開演唱會,因為童年的陰影傷痕使她回不了家,但最大願望仍是回到童年的故鄉演唱.
電影簡介:
貝蒂密勒(Bette Midler)領銜主演,是以被譽為60年代最偉大白人搖滾女歌手、但是已經在1970年因為吸食海洛因過量而暴斃、只活了二十七歲的珍妮絲喬普琳(Janis Joplin)傳記為故事的藍本,最後一段巡迴演唱的過程,(查普琳以專輯「珍珠」Pearl達到生涯高峰,「玫瑰」即有替代珍珠暗示珍妮絲查普琳之意)。
離開家其實是一種探險
人類家庭是不停的重組.變遷,心裡上要去適應許多變遷,像電影女性藝人需要去適應去各地奔走,我們也有許多家人同樣在奮鬥生活,如何收藏自己的精神異常,但又不發瘋,在安全邊緣儘量生存
發表作品
- May 24 Mon 2010 00:47
公共論壇-初戀劇場990514
這週是社區本位公共論壇,我們先行觀看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
我們班這次的主題是初戀 ,初戀可以顯現自己的價值觀及生活觀
每個人用製作的面具以劇場的型式來表現,並做分享.
每個同學都表演的好精彩啊~~穿過那扇時光隧道的門,回到初戀的自己
相關精彩照片請看劉小白兔部落格:http://siubei6.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15.html
感謝以下由佳臻紀錄本次的課程:
實施方式 -學員面具作品展示、個人舞台展演
主題-初戀
- May 14 Fri 2010 00:46
四種身體(二)vs電影:我是你的男人 990507
「世間萬物皆有裂痕,因此光才能透的進來」,這是李歐納.科恩的歌裡的歌詞,科恩說很多歌都是在回應,回應他所感受到的美,這些美是無庸置疑的。
科恩對班上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在「從文學看美術」的學期已討論過他的書「美麗失敗者」,他是詩人.小說家.而後成為一個歌手,他也畫畫,曾經出家,他多樣的才華充滿魅力的低沈嗓音,雖然是一個老男人但放在現在的時空,思想作品卻還是很前衛,很多歌手都深受影響,而科恩少年時代去古巴,其藝術源頭也有受古巴的影響。上星期我們看古巴老人樂團的電影,今天我們就來看也受古巴所影響李歐恩.科恩的傳記電影「Leonard Cohen: I'm Your Man我是你的男人」,電影主軸是由故鄉加拿大的一群歌手為向科恩致意所舉行的演唱會,並穿插歌手及科恩的訪談。
求知的身體: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科恩的多樣豐富,他的創作是那麼自由純真直率又細膩,就像他說的我們不是任何人所以會更有趣,越不是這樣的「我」就會更舒坦。
而我們這群女人來到這裡一起求知,也是有想要在身體裡創意不同,成為一個藝術家,為自己求知,不為文憑,透過美術打開世界的門。
回家功課:
畫求知的身體,最好對自己有新的發現
發表作品
- May 06 Thu 2010 00:02
四種身體(一)vs電影:追憶一代樂士990430
「追憶一代樂士-康貝塞康多 (Compay Segundo A Cluban Legend」本片是以紀錄片型式拍攝,在哈瓦那成名回故鄉古巴聖地牙歌的康貝塞康多,他很長壽,歷經了二次的世界大戰,電影裡他說他長壽的祕訣就是任何事不要太誇張,對愛情也一樣,不誇張不勉強,生命裡三種重要的東西就是:雪茄.女人.花。
古巴的音樂很重要,現代的搖滾.爵士樂都受到影響,而「頌樂」是一切音樂的源頭,這群平均八十歲的老人,是一群有價值的老人,用音樂征服全世界,一個民族音樂家是如何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藉由電影我們思考我們玩美術,是不是也可以異軍突起,用創意.巧思取代平庸成為精神的貴族,也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相關電影簡介:請看http://www.ivideo.com.tw/rent_video/video_detail.asp?film_id=37241
今日主題是一生的四種身體:
1.勞動
2.求知
3.享受:遊戲的身體
4.法律:法律所賦予的
女性常依附在先生.家庭,很少建立自己獨特的東西,藝術創作沒有辦法變成生命主體,藝術狂熱沒有席捲生活,西方人鼓勵創作.鼓勵向外.探討,而東方人保守,因為富裕,鼓勵安定.防守。
民族的藝術需要有人有創意將其發揚,如李恩納.科多,其音樂也是古巴音樂所影響。我們就電影及今日主題作討論
- Apr 28 Wed 2010 00:58
人生觀和生活方式(二)990423
決定人生重大轉捩點是甚麼
欣賞電影「辣嬤寫真」,由真實故事所改編,一群女性為募款而發起的月曆義賣。電影裡有一段:「約克夏的女人像約克夏的花朵,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美,而最後階段總是最光輝燦爛,最後也會凋零而去」,於是她們拍下她們中年.暮年的美麗身體,帶來很大的轟動,雖然經過挫折也成名,改變她們的生活,但她們如向日葵般不管陽光在那,她們都會找到陽光。
圖片來源http://www.chasingthefrog.com/reelfaces/calendargirls_cal1.php
在日常生活的女人,在公園裡散步運動的女人,內心的青春其實都是雄雄火焰。我們今天討論人生的轉捩點,日常隨時都有可能是人生的轉捩點,也許是一句話或是一件小事
回家功課就是把最近的轉捩點畫下來。
初戀.面具的作品發表
- Apr 22 Thu 2010 00:47
人生觀和生活方式(一)990416
欣賞電影「飄浪青春」前段,影片由周美玲所導演,影片開頭的音樂很美,我們藉電影裡童年的成長來討論今日「初戀」的主題。
胎兒的性格在出生前就已開始形成,我們從童年就慢慢開始變成一個複雜的孩子,開始認識文化.社會.第一次上學,開始形塑自己,開始有了第一次的戀愛。而初戀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初戀其實是呈現自己的所有,而對象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初戀的原始個性,可能是自己信任的某一種價值,而這一生會攀到的緣份也往往八九不離十。如昀儒,初戀是一個帥哥型,很高,眼睛漂亮,自己主動追求,而後來結婚的先生也是這一型的。
**我們班的公共論壇就以「人類共有的初戀」為主題,以劇場的方式來呈現,研究初戀就是研究少年的自己,研究自己的性格
**回家功課:做一個面具回到少年時代的自己,做為這齣戲第二個自己
發表「未來的自己」作品發表
- Apr 13 Tue 2010 22:49
作品發表及電影(remix宣言)990409
今日我們先看由加拿大電影局(NFB)和Eyesteel Film公司一起投資製作的《Remix宣言》(Rip: A remix manifesto),一部關於著作版權的紀錄片,捍衛更自由的創作環境
**影片官方網站http://www.ripremix.com/
**關於討論這部紀錄片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11647950
**YOUTUBE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dwN6rRU0Xk
作為走向文化創作的女人,我們已不能馴服於廚房.家庭,我們要先了解文化的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現在在學習歌舞的時代,如影片裡的巴西這個國家,改變著作權對人們的束縛,人人都可以對喜歡的音樂.著作重新再混,從裡面從過去的東西再創作出新的東西來,再帶來更多新的快樂,而不是由財團壟斷進行對文化的控制.
現在我們就是決定要和世界在一起,所以今天我們要進入世界,了解世界所發生的事情.
**"異國文化與我"的作品發表
幼慧:
- Apr 08 Thu 2010 23:46
歷史和文化(四)990402
*文化是一種新的權力,如藝術品的拍賣,藝術經濟所帶的影響,藝術經紀人所掌握的資源,文化已形成一種新的權力.我們若要異軍突起,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能否突破,或是更多的升斗小民走入藝術
*淡水的成人美術在哪?只要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現愛淡水,如上學期班上成果展用走秀的方式展示作品,觀眾被迫觀看作品,又如破洞歌舞團在公共空間表演,訓練自己外向的能力...等
我們從第一節課開始由家庭為起點探討受父親或母親影響較多,再來至社會文化,諸如買東西.第一次進小學經驗等,今日我們要來討論到異國文化現象,受異國文化的影響或經驗
異國文化如東南亞菲庸.喝國外奶粉.外國人來家裡住,在成長裡互為影響等等
小月月的畫
討論:
幼慧:高中有外國同學,質問我們是否知道同性戀,那時對聽到這個名詞衝擊很大
外國人比較會接受別人的稱讚,反之台灣人反而會推卻
昀儒:一大早上班時若和男同事打招呼,同事都會嚇一跳,女人反而比較會快樂過活,老師說西方的男人比較願意花很多時間在女人
欣如:外國女人租屋在台灣,在頂樓做日光浴,鄰居看不順眼,但若在國外卻是很平常的事
家裡有請過外傭,她們都很刻苦耐勞
老師:外傭的進入台灣女人會不會失去勞動的本質,對未來會不會有影響?越來越多的外籍婦女作為台灣媳婦,養育我們下一代,是最尖銳的異國文化,對文化的衝擊很大
發表作品:
**昀儒:和姪女一起畫畫,一人畫一邊
- Mar 31 Wed 2010 23:50
歷史和文化(三)980326
今日看盧貝松所執導的「搶救地球」,利用低空拍攝的畫面,整個地球表面形成一塊塊美麗的色塊,但人們取之自然資源過多,當自然和人類無法平衡共存,危機正以我們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形成。什麼是在人生裡面?什麼在人生外面?地球危機在我們有生之年都會遇到,我們無法置身世外.
我們籍影片人和環境的關係為引,來討論我們跟環境跟社會文化是用什麼在作關係連結,有無建立新的經驗,如果每天是一個新的創意,是新的一天,你會如何過?
例如:老師小時候就由美術和社會聯結,美術的社會性使自己有養份,到老年都能使用
昀儒:本名惠卿後改成昀儒,名字也是種歷史及過程,秀英說自己是順著環境而生活,小時候的生活歷練及家人的關心讓自己在面對社會時能有所判斷
美杏:積極無畏的個性,在找工作時是主動出擊找老闆,不會坐著枯等
上週小時候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發表
- Mar 31 Wed 2010 17:17
歷史和文化(一)990312
我們先看老師準備的資料照片,以研究西門町為例,籍西門町靈感看淡水看我們的家庭
**西門町有什麼?
1. 西門町廣場
2. 紅包場(細腰歌后)
3. 街頭藝人
4. 同人志角色扮演及其服飾店
5. 色情
6. 遊民
7. 各種制服店.玩具店…..
8. 大車輪日本料理等等….
自己的美學是來自父親或母親較多,或是來自哪裡,構成自己的材料是什麼?
老師以自己為例:
老師多年前在老街開古董店,取名為”石餅”,其店的佈置來自童年美感經驗
例如:在店內放置旋轉木馬的空間設計,在廚窗裡放入世界觀,不同民族國家的融合,混種文化的魅力
因為石餅的特別,也因而受邀為誠品櫥窗作設計,因為有佈置及藝術美學,古董店慢慢轉型
- Feb 10 Wed 2010 00:22
991從美術發現自己
新學期已開始報名嘍!!從3/12(五)晚7:00開始上課
這學期的課程是從美術發現自己,畫畫很快樂,也可從畫畫裡發現更多不知道的自己
而且老師說會在課程中教我們編織及造紙喔!
歡迎大家一起來報名!
課程理念
美術心理學深深的影響人們,神奇的精神力量幫助人們克服精神的焦慮,也使疾病減輕症狀。善用美術的經驗,了解自我渺小生命在宇宙間的地位,透過美術重拾生活的熱情和喜悅,擁有美術使人生幸福和甜美。
授課方式
本學期分四大主題進行,每一獨立主題分四堂課完成,每堂課的三小時由講師準備相關的歷史或醫學和美術史資料做為導引。第二階段,鼓勵學員根據自我生命經驗創作,此一主題畫作之後進行討論和修正。
課程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