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由吳乙峰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月亮的小孩」,每個人初步上台試演個人劇場,及觀賞日本畫家「谷內六郎」的畫作。
「月亮的小孩」是紀錄白化症的朋友們的影片,藉由影片我們更認識白化症,看到他們及父母面對異樣眼光的態度,很疼惜也令人尊敬,不論是何人都不要有自卑感,儘量走入人群。
紀錄片是真實生活的呈現,藉由欣賞紀錄片,讓我們設計自己戲劇演出的腳本,與想演的東西具有現實感。
個人劇場初演
昀儒:
現在做苦工也是在揣摩先生以前勞動的生活,拿來一張畫先生的畫作,演出對先生的情感
玲珠:
老師說玲珠的畫適合用短詩來呈現小時候家庭和樂的甜蜜
櫻花開時就會想起和母親及全家人在陽明山吃壽司,家庭是幸福快樂的
須美子:繼續沒完沒了的畫木瓜
理蘋:
路燈的想像,裡面有溫馨
欣如:演出畫作開台媽祖
很有戲劇性
雪美:畫一連串家裡遭逢變故的生命衝擊,一連串的自述都是劇本都是台詞
她對女兒說的「父親是用靈魂陪伴你走」,令人感傷又感動。
環如:找網路上「壞教慾」的音樂,即興創作了舞劇,表現了女人美及性感,神祕及激情的融合.
琬渝:用母親的家譜畫作「一籃餅」,想要演出外婆.母親.及自己三代女人的情感
老師說:開場宜把家譜裡外公詢問外婆對話加入,會更有張力.
**欣賞谷內六郎畫作
谷內六郎是日本的畫家,喜歡畫倒影及對燈的投射,他的畫作充滿了孩童兒時美好的回憶,重拾小時候的美感經驗,對以後的影響,提醒我們小時候生活的價值,不同父母親會有不同的童年,我們可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經歷。
**谷內六郎的作品在日本的”橫須賀美術館”有一專 屬展覽館
**谷內六郎春夏秋冬作品http://www.bijutsuhin.com/taniuti/index.html
**
下課後大家一起去小居酒吃宵夜,散步在另一頭的重建街,舒爽的初秋,這頭的重建街也很美